10kv配电系统中性点经电阻的接地方式
发表日期:2014-01-23 05:22:45 所属分类:电阻柜技术百科 浏览 3516 次
近年来不少城市10kv配电系统的容量增大、电缆线路增多,电容电流也随之增加,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定。因此有些城市和大型企业都采用系统中性点经电阻的接地方式,延伸出来的产品就是中性点接地电阻柜。即在系统中性点与地之间接入电阻,将电阻与系统的对地电容并联,使电路呈阻性。
该电阻的作用是保证保护设备有足够的灵敏度;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不致引起过高的电压和过大的电流;不致对通信线路引起干扰;当发生接地故障时,能确保电阻器(包括接地变压器)不超过其本身所规定的热稳定的限值。即该电阻可以加速泄放线路上的过剩电荷,促使接地电弧自熄,限制光弧间歇接地过电压;同时提供足够的电流和零序电压,使接地保护动作可靠。
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分两类:
1、高电阻接地。
其要求是流过接地点的电阻性电流Ir大于或等于系统的电容电流的总和Ic。在高电阻接地系统内Ic=3Ic0(Ic0为系统的每相电容电流),所以Ir≥Ic可写
U/R≥3Ic0=3U/Xc0
式中
U-电源电压值;
R-接地电阻值;
Xc0-对地电容电抗值。
由此可得接地电阻R≤Xc0/3(Ω),按此公式计算而得出的接地电阻值较大。对接地电阻器要求其耐压高,绝缘等级按相电压考虑。高电阻接地系统的接地故障电流小,不致引起过高的过电压和对通信线路产生干扰;中性点接地设备的热稳定要求也容易满足。
2、低电阻接地。因为中性点接地电阻比较低,单相接地时的短路电流比较大,继电保护运行比较可靠。国内外采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方式很多,但各国各地对接地电阻值有各自具体规定;故采用高电阻接地还是采用低电阻接地,应根据其电力系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。
相关阅读:
- 中性点系统的几种接地方式概述
- 各种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供电可靠性与故障范围
-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过电压与绝缘水平
- 接地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该如何正确选择
-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中对继电保护方面的要求
- 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通讯与信号系统的干扰
- 各种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综合比较
- 如何正确合理的选择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
- 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选择合适的中性点接地方式
- 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来探讨一下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问题
- 发电机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的缺陷
- 中性点经电阻柜接地方式的优点是什么?
- 接地系统中经消弧线圈和电阻柜两种接地方式该如何选择?
-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高电阻接地方式
- 电力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优、缺点
-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优、缺点
- 电力系统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优、缺点
- 配电网中性点的接地方式以及发展历史
- 高电阻接地方式的IEEE标准
- 煤矿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该如何选择
- 发电机电压系统中不接地方式的注意事项
- 伊诺尔对电阻柜接地方式的评估
- 高电阻接地方式的特点
-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的重要性
- 如何使用电力系统中性点各种接地方式?
- 高电阻(高阻柜)接地方式的特点及应用范围
- 高电阻与消弧线圈并联接地方式
- 配电网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的可行性